close

S__135553080.jpg

學習「愛」,有時候是從一部洋洋灑灑的故事,有時是從一首詩或一首歌,更有時候是從遺憾中反省體會。「愛」的題材,看似抽象,卻無所不在;也因為無所不在,多到眼花撩亂,因此往往讓人忘了如何去愛人,或愛自己。

台劇《若是一個人》是一部曾在繁華城市中受傷過的人才能體會的療傷小品。以文學的角度賞析,故事太完整、或說破了,就毫無美感可言;然而劇中導演在處理劇情時,常以雲淡風輕的手法,可能僅是一個空景、一個物件、或一個表情,隨即道出城市人對於「愛」這件事最深刻的痛點,而這種細膩的箇中滋味,往往只有過來人才懂。

有別於一連串的愛情連載,最讓我喜歡的是《若是一個人》除了在主線故事外,配角支線故事的穿插,不僅讓人物更加立體,同時也豐富了劇名「一個人」的定義,拓展出更多平淡卻讓人雋永的課題。為什麼這麼說呢?以下將分段欣賞:

 

一瑞-一個人擁有將錯就錯的權利

即便秀歡使了些手段柔性地逼婚,法律上還單身的一瑞仍有將錯就錯的籌碼握在手上:一是繼續當個花花公子,花花世界繼續玩下去;二是他選擇的錯,有那麼愛,卻好像也沒到這麼愛,是愛秀歡,還是男性對於自己種子父愛的習性使然,人生大事就在不悲不喜的訂婚宴中,錯下去了,這個結局不好不壞,但換個角度想,一瑞在往後的人生上,某種層面上,會因為彼時一時的衝動,「一個人」自怨自艾嗎?這種對婚姻渴望截然不同的兩人,心理狹義上是兩個人的婚姻,還是一個人的七彩泡泡呢?

2292.jpg

 

博仔-錯不在純情,在世俗

說也奇怪,博仔這個角色在我看起來是最孤單的人。他有看似不錯穩定的工作、寬裕的生活、交友圈單純,在朋友眼中可靠、在異性眼中體貼,單純到幾乎沒個性的他,就連愛也是溫溫的。這樣的性格往往讓我聯想到,或許是家教,或許是教育,似乎長久以來都是以壓抑內心、不給人造成麻煩的懂事性格與世共存,他身邊很多人,但似乎也是一個人。

S__135553078.jpg

 

大和-前男友是鬼

一個字「渣」。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他每每出現,就讓人又上火一次,每次總能渣出新高度。你要自由,我還給你自由,你要溫柔,我就讓你溫柔,雖然人很渣,情感處理的很爛,但也是因為這種種的一切,讓佳瑩從這段失敗的感情中快速成長。或許我們都應該要學會放下詛咒、憎恨前男友,畢竟每個人都是從上一段失敗的感情裡,變成更好的自己,佳瑩是,我們也是。

2290.jpg

 

慶芬-轉身需要勇敢,勇敢靠自己鍛鍊

慶芬在這部戲裡,是一位落落大方、勇敢、重義氣、事業強人,更是一個可靠的朋友,以上的個性描述都是社會定義的正向人格;但愛上他人時,慶芬可以不再是自己,她可以低聲、可以下氣,甚至委曲求全,也要愛,即便下場總是狼狽不堪。彷彿在無需情感層面的現實生活她可以好好的,可以兼顧友誼與事業;然而進入感情這樣非現實物質生活必需品的世界後,誠如這部戲很喜歡一句台詞:「喜歡一個人,是寂寞的開始。」所言,此時慶芬才可以終於一個人,去作真實追求「愛」的自己。

2294.jpg

 

麗輝-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有了家庭,就不是一個人了嗎?我想這個答案在現代社會觀裡,答案會是「不一定」。家庭組成的形式很多種、經歷的事件可以百百種,造就出來的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即便彼此都是相愛的,只可惜每個人愛人的方式都不一樣。劇中志明媽媽起初展現對孩子沒有耐心、無情的那面,此時的她是一個人想要從將錯就錯的人生為自己與孩子找尋更好未來的掙扎狀態;後來在因緣際會下與志明再度重逢,此時的兩人都已習慣一個人,但面對生命逝去的課題,人們似乎都有切換到誠實模式的生命本質,以真心的模式逐一回答人生的課題,也因此一段看似孽緣的親子關係,一個人懺悔,另一個人最後理解包容;在這條故事支線中,完美拓展狹隘定義中一個人、兩個人以外非關愛情的生命課題。

2297.jpg

 

志明-一個人的世界是自己畫出來

志明這個角色,讓我想起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註解:「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在社會期待中,我們如果自己旅行、吃飯、看電影、逛街、生活,總是會讓人有這個人是不是不好相處、沒人緣、可能發生什麼事等負面聯想;但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卻是自由瀟灑、獨立勇敢,與有些事情一個人來是再自然不過的角色特質。但獨立習慣的人,性格多數往往也相對主觀,面對人際情感關係的問題往往也比較無法卸下心防,或許這也是「一個人」不完美的地方、需要學習的課題。或許他的人生,對他來說只是多出了媽媽、舅舅一家、佳瑩、慶芬這幾位過客,但就像志明媽媽最後對他說的:「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所言,再冷的人,都不能命運必須羈絆的交織吧。

2293.jpg

 

佳瑩-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恢單人士絕對是知道自己應該向前看的,但是恢復時期鼓起的勇氣,鮮少是真正的勇敢;但如果那陣子不打腫臉充胖子,看看勉強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話,就很少再有機會可以看見自己不一樣的一面。失戀初期的佳瑩,因為是在一段感情中驟然被留下的那個,因此傷的特別重,導致她在任何場景都會想起與前任的點點滴滴,睹物思人、觸景傷情的生活,對任何失戀人士總是必經的陣痛期。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志明,故作堅強的她嘗試了自己吃麻辣鍋、旅行、開刀住院與搬家等等,一次一次地折磨自己,就像個苦行僧,藉由痛楚去昇華自己對愛的信仰,對自己成長的難關;終於,她從一個被需要關心的人,蛻變成可以關心志明的人了。很喜歡演員孫可芳在這齣戲裡的表演,情緒成分全都能夠恰到好處的情況下,演出佳瑩故作堅強、尷尬、軟弱、委屈與不服輸等內心戲,不慍不火的表達方式,很都會、很現代,跳脫語言的隔閡,完完全全的說服觀眾。

4960342.jpg

 

整體而言,《若是一個人》的戲路不是驚天動地、轟轟烈烈,而是情緒溫溫地累積,最後發現一整部戲看下來並沒有太多的大事件,但奇妙的是,或許是因為劇本的事件取材源自於平凡、源自於周遭很自然的事物,因此在看完整部作品的當下,會感覺特別溫暖、療癒與雋永,有些戲的後勁是衝擊強烈,但《若是一個人》則是「唉呀,現在我越來越懂了」。

 

最後讚嘆第一次編導杜政哲的這部作品,處女作能做到讓人目不暇給,除了劇本很細膩外,還有導演的說故事方式讓人為之一亮,真的不敢相信這是處女作,真心期待下一次作品。

2295.jpg

 

arrow
arrow

    廁所愛亂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